查看原文
其他

内卷再卷,看不懂社会财富分配的真相全白搭

诞姐 诞视 2022-06-09


前几天在后台,一个不小心把这篇文章删了。有读者问起来,所以趁着周五发出来吧。


春节期间,我刚出月子,想去SKP买点东西,就联系我的柜姐,柜姐跟我说,姐你最近先别来了,天天排长队。

然后她给我发了几张那几天SKP排长队的壮观景象,我真的惊呆了,skp是很多自媒体人口中为了博眼球说月入十万也不敢进去的商场,当然,确实在skp,随随便便消费十万、百万是分分钟的事情。说实话,以前见过skp排队,但真没想到,现在能排队成这样。



备受疫情摧残的这一年,奢侈品消费反而出现井喷现象,这也超出许多奢侈品品牌的意料。我知道有一个奢饰品表店的销售,春节期间光提成就有40多万。

 

我查了下数据,2020年,单就北京SKP的销售额是177亿元,销售额实现15%的增长,首次超越英国哈罗德百货,问鼎全球“店王”,也就是说,就这么一个店,有钱人就会在这里每天买买买5000万!

 

疫情真的像一个放大镜一样,放大了曾经相对没那么明显的贫富分化,不仅是中国如此,全球都呈现出一种K型分化的状态,资产价格飙涨,有钱人躺着数钱,而另一方面,失业人口却不断新高,大家看看美国打砸抢,就知道这个富有的国家贫富分化的差距。

 

一方面是奢侈品爱马仕、香奈儿不断涨价还天天排长队供不应求,另一方面是ZARA、H&M这些快时尚品牌暴跌百分之四五十。

 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诡异的现象,同样的灾难,为什么反而让穷人越穷,富人越富?

 

这就不得不提到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。我不准备把这个问题写的很深,因为写太深了反而会让很多读者抓不到重点,我今天就写两个最重要的点,只要明白了这个点,相信很多人对待钱和资产的态度会有所改变。

 

 

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里,无论是老师,还是家长,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路径,那就是:

 

好好学习找到好工作努力赚钱努力存钱变得有钱。

 

这个有毛病吗?其实没有大毛病,但缺少了最重要的一环。世界上那一小部分的富人会给孩子补上这么一环:


好好学习→努力赚钱→努力购买资产→变得有钱。

 

其实路径也差不多,但是有两个变化。

 

第一个变化是富人并不会特别给自己的孩子念叨必须找到好工作。


这并不是因为有钱人的孩子不需要工作,恰恰是在有钱人眼里,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富人眼里,找到好工作不如自己承担风险创业或者做生意,投入产出比更大。

 

为什么会这样?


工业革命以来,工作就被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,老板在每个小块那里找到对应的员工,训练他们熟练提供模块化的一小部分工作,然后按照这一小部分的工作来付工资,这样所有员工的工作加总起来赚来的利润,要比老板付出的工资多得多的多。

 

把这一点做到极致的可谓是汽车大王福特,他把一个组装电机的流程分解成流水线上的29道工序,由此将一个工人能完成的工作量提高了4倍不止,但工人工资的涨幅绝对不会有4倍,提高个10%左右福特公司就已经是当时全美工人工资最高、福利最好的公司了。

 

那提高产能后创造的更大利润留存在公司里,这个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谓的资本家的“剩余价值”。

 

大家可千万不要误会,觉得资本家万恶,人家承担了优化流程的脑力工作以及公司运转的风险,当然,就可以比当个流水线的员工赚取更大的利益。

 

这是为什么,福特、洛克菲勒这些白手起家的大咖,都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工作中为自己积攒“剩余价值”,也即主动动脑思考,主动承担可控的风险,全局看待问题,不要害怕犯错误,而不是简单的找一份轻松的工作而已。

 

但这一点,恰恰是很多普通人不懂也不会教会给孩子的,他们反而会特别害怕犯错误,因为犯错误可能意味着工作不保;普通人也很害怕风险,想拼命躲避风险,但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学会衡量风险和对冲风险。

 

不要误会我是要鼓励大家都教育孩子一股脑的都去创业,我想说无论是找到什么样的工作,如果这个工作很流水,那么就要小心被替代的可能,大家在工作中要尽量打磨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;也不要害怕犯错误和承担风险,因为错误和风险往往意味着新高度的开始。

 

说完两条路径的第一个变化,我们来说第二个。

 

普通人的路径是努力赚钱-努力存钱,进而变得有钱。

 

而富人的路径是努力赚钱-努力购买资产,进而变得有钱。

 

赚了钱怎么用?是花了,还是攒起来,还是买资产,这就会成为不同的分野。

 

就拿新冠疫情来说,各国为了刺激经济,均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,放水,意味着流到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,利率越来越低。当钱更多,资产却没有相应更多的时候,那资产价格就会上涨,而富人拥有更多的资产,就会被动进入“钱生钱”的正循环,受害者,恰恰是手里持有现金的所有人。

 

我原来看过一个纪录片,是德国一个超级富商坐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上说的,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,钱是花不出去的,买套房子,房子涨了;买块地皮,地皮涨了;买个手表,手表涨了……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,这话听着太凡尔赛了,但这是真的。

 

我记得原来社交媒体上有个豪门媳妇晒一屋子的爱马仕包包,评论里有人说败家,其实,人家是在理财。

 

当然,我不建议大家真去买包当理财,因为只有真正限量级别的包袋,才具备二手流通中的增值属性,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销售给误导了。普通人最应该入手的资产,不是什么包啊表啊之类的,而应该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和优质公司的股权,富人也都是把这块配置全了才开始配置包、表这样的小物件。关于怎么判断优质资产,我准备单独写一篇文章,这里写不下了。

 

一个人工作攒下来的每一分钱,都应该思考怎样让它为你的资产添砖加瓦,小钱就购买小资产,大钱就购买大资产。

 

 


我前段时间跟小胖玩大富翁,游戏开始的时候,每个人都有300元的起始资金。有一次,我运气特别霉,总是抽到消费的卡片,不是还信用卡要交100元,就是过生日花60元,反正都是消费消费消费。

 

而那一局,小胖一路都在买地皮,从16块钱的资产买起,一直买到价值80多的资产。后来他一边买资产,一边收着租子,最终钱越赚越多,以至于买光了所有的地皮,导致我后来每一步都步步惊心,因为每走一步,都要给他掏一笔过路费,很快,我的初始资金就用完了,陷入破产的境地。

 

小胖怜悯我,说我给你300元,你继续玩吧。天降300元,能翻盘吗?不能,因为我手里没有任何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,我每走一个地皮,还是要给小胖付费,最后走完一圈,小胖给我的300元又花完了,再次破产。

 

虽然是个游戏,但这就是赤裸裸的真相,手里只有现金,没有资产,你干啥都是给别人掏钱,越努力,越能让别人过上想要的生活。

 


很多仇富的人认为金钱万恶,认为一个人必须变得邪恶才能赚到钱,但其实金钱有自己的运行法则,了解这个运行法则,了解财富分配和流动的机制,其实就会像芒格和巴菲特所说的,越真诚正直,赚的财富就会越多,路也会越走越宽。

 

芒格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,他说:


“ 
如果骗子知道做老实人能赚多少钱,他们肯定都不当骗子了。
 ”


其实就是这个意思,但前提就是要自己主动的开阔认知,去学习金钱的运行法则,了解金钱游戏中各个层级的人在做什么,那些认知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,这些认知中哪些是重要的,哪些是次要的,就像今天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这两个点,这些学校里从来没有教给我们的东西,才是真正拉开人生差距和决定孩子视野的东西。

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